3月5日上午,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聆聽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后,王銀良代表興高采烈地走出會場,“履職第五年,又重新站在一個新起點上”,接受記者采訪時,王銀良代表罕有地用感性的詞匯表述了當時的心境。“總理政府工作報告,全面展示了國情、民情,叩擊心扉,對一系列難題都給出了明確答案,解我們所急,圓我們所愿。”
“報告中提到的‘嚴肅查處假冒偽劣’擲地有聲。假冒偽劣不是中國的專利,在國外也有,世界貿易中假冒商品比例不小。假冒偽劣以盈利為目的,粗制濫造,質劣價低,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毒瘤,應嚴厲打擊。尤其對于入口的食品來說,更但讓人擔憂的是造成食品安全隱患和對公眾健康的侵害,甚至是損害,更應扎實深入堅決杜絕,建議從肅清企業造假、教育消費者抵制購假、加強監管等三方面入手。”
他也不無擔憂地說:“有一些地方,被假冒偽劣刺激經濟的虛假繁榮蒙蔽,助長其滋生蔓延;有一些消費者還青睞假冒名牌,認為不會帶來什么危害,還價格便宜。事實上,假冒偽劣商品大量存在,對正宗品牌價格、形象及市場份額造成沖擊,直接打擊了正宗品牌生產者積極性,何談投入精力財力進行創新呢,沒有創新哪有中國制造的競爭力呢?反而是假冒偽劣產品一旦出了問題,讓正宗品牌蒙詬,使消費者失去信任而轉向國外產品。”
品牌之路,漫漫修遠。中國品牌,得來不易。在改革開放30年里,有在歷史長河中櫛風沐雨的老字號品牌,再放光彩;有立足國際視野新打造的時代品牌,活力四射。這些品牌是當下中國的文化符號,是中國實力的代言。作為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總經理,王銀良代表自然而然談起王守義十三香。“十三香的誕生追溯到1959年,接近60年的歷史,目前有五類別100多種產品,先后申請了46項外觀專利,在30多個省、市、自治區銷售,是全國最大的香辛料生產企業。”
“李克強總理談到的加強產權保護時說,‘保護產權就是保護勞動、保護發明創造、保護和發展生產力’,品牌就是勞動、創造、生產、文化的集合體,是企業最重要的產權,我們應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中國的品牌。”王銀良代表不容置疑地表達。
“質量之魂,存于匠心。這是克強總理的原話。質量之魂,即品牌之魂。質量要以工匠精神提升,工匠精神不是回歸到傳統手工業時代,而是利用現代的工業技術,精雕細琢、精益求精、踏踏實實進行中國質造。調味品是傳統食品,我們充分保留傳統工藝的同時,正利用工業和信息技術,更精準、精確地提升產品風味和品質,體現中國調味品的精致創造。”王銀良代表最后強調。
轉自中國食品安全報網